发布日期:2025-08-08 17:40 点击次数:58
泉州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1082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3.16%,234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54.22%——这份新鲜出炉的半年成绩单,展现了泉州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在晋江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这个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将成为安踏集团全球创新中心,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
产业项目表现尤为亮眼。561个产业类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4.74%,比整体进度高出1.58个百分点。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二期已进入装修阶段,13家企业签约入驻,其中5家开始投产。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重点引进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年底前可完成竣工验收。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410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51.66%的年度投资计划。德化抽水蓄能电站4月正式开工,这个投资超80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2亿千瓦时。中环城贯通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43.8公里的环城快速路年底通车后,将串联起丰泽、鲤城、晋江等多个区域。
民生项目同样进展顺利。111个社会民生项目完成51.4%的年度投资。泉州演艺剧场综合体正在加紧施工,预计8月底完成地下室工程。这个集剧场、酒店、商业街区于一体的文化地标,计划明年春节前完成主体结构。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审批服务的持续优化。市发改委推行"一项目一策"服务机制,上半年共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36个。
资金保障方面,全市重点项目获得银行贷款授信超500亿元,发行专项债120亿元。在用地保障上,通过盘活存量、提高容积率等方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00亩。这些举措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需求。
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项目投资占比达42%,基础设施占35%,民生项目占15%。这种投资结构既夯实了产业基础,又补齐了民生短板。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增长,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3.2万个,其中技术岗位占比超过四成。
环保要求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所有重点项目均落实环评要求,安踏产业园采用光伏发电等绿色技术,德化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0万吨。这些项目在追求进度的同时,也守住了生态底线。
项目建设的热潮正在转化为发展动能。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为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这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城市能级和产业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