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30 17:55 点击次数:127
提起眉山,不少人想到的都是美食和古诗,但要说经济,眉山这两年属于是“玩真的”。
前阵子,眉山市委书记们开了一次又一次服务业专场会,调研、讨论、动真格。大家都看出了点意思眉山这回不光想靠工业,还把服务业当成未来“致富密码”。
说起眉山经济,老底子都是造东西锂电池、光伏,还有大大小小的工厂,都是这儿的顶梁柱。工厂效益好,全市GDP增速曾是四川领头羊。
但风水轮流转,今年锂电池、光伏市场不太稳,眉山人琢磨开了:不能“光押宝一条腿”,要想日子更扎实,还得多条腿走路。那些年做工业的叫“底气”,现在搞服务业,那就是“生财有道”。
要知道,服务业可是全国各地都香的“金饭碗”。搞好了,老百姓有活干、兜里钱多了。
再说眉山的“小九九”:今年要力拼全年GDP超2000亿元,上半年还差点六十亿。这压力,一点都不小。工业这边“差不多稳”,农业本来也没啥大提速空间,下半年要想补足这个大缺口,就得在服务业上掘地三尺、铆足干劲。
数据显示,上半年眉山第三产业只占到GDP的47.5%,对经济的贡献竟然不及工业。说白了,还挺“薄”,可这恰恰就是最大的潜力股,谁抓住谁发财。
那眉山到底准备怎么“发力”?
今年不是口号喊喊,眉山直接祭出了“软硬兼施”大招。啥意思?一边建大项目(“硬基建”),一边搞数字化、平台化(“软赋能”),托起全市服务业的筋骨。
来看几个“标杆工程”:比如四川宏远上铖的智能仓储物流中心,投资一个多亿,占地70亩,十月就能运转。这地方厉害,不仅自家超市用,还对外开放,成了第三方智慧仓,城区配送不再难。未来每年物流吞吐量能顶几十个小仓库,用上智能分拣,预计合作企业物流费直接降一成多,羡慕不羡慕?
还有玉湖冷链交易中心,主打水果特色。这就是眉山走高端生鲜市场的“秘密武器”。
从宏观来看,眉山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还是偏低,大型龙头企业不够多,产业链容易断。现在,全市正搞内外连通。内部物流更顺畅,外部业务跑到更多城市,两头都抓,这些生产性服务业不只赚货运钱,更能把本地制造和农业产品一块带动起来。
别以为硬件上去了就够了,眉山还琢磨出一个全市首家智能物流共享平台。听着高大上,其实好理解就是把市里七零八散的物流车、运力、单子全“扔”进一个电子平台,谁有货找车,谁有车等活儿,都能一站式搞定,还能在线下单、看账付钱。首批入驻的企业物流成本直接降了5%!
这平台服务了市里70多家企业,发单几万笔,现在还打算铺向所有区县,把眉山各乡镇的物流需求也串起来。再培养点本地数字化人才,把最“土”的运货方式,玩出一身高科技,大大缓解了资源分散、效率偏低的老毛病。
服务业搞起来,眉山人也能多几个赚钱路子,谁不心动?
今年眉山能不能靠服务业冲进2000亿俱乐部,就看这几招能发挥多大威力了。大伙儿怎么看眉山这波操作?有没有你家人朋友也在这里创业打拼?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