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1 00:27 点击次数:178
> 进口药品关税飙升至100%,厨房橱柜、浴室家具关税接踵而至,美国消费者与患者成为贸易战的最新受害者。
2025年10月1日,美国政府新一轮加征关税措施正式生效,涵盖药品、木材、重型卡车等多个关键领域。
即日起,所有进入美国的品牌或专利药品面临高达100%的进口关税;而14天后,对进口木材和木料征收的10%关税,对厨房橱柜、浴室柜、软体家具征收的25%关税也将接踵而至。
01 关税扩大
过去一周,美国政府密集宣布扩大加征关税的产品范围,涉及进口药品、重型卡车、厨房橱柜、软体家具及外国电影等。
目前,药品、木材、家具等行业的关税政策已明确税率及生效时间。
特朗普在总统公告中辩解称,木制品支撑着美国的多个关键基础设施部门,其瘫痪或毁坏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冲击。
他据此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实施新的关税措施。
据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统计,在此轮关税宣布前,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措施已涵盖近三分之一的美国进口商品。
在药品关税方面,欧盟和日本虽与美国政府达成贸易协议,其所生产的药品不在最新的100%关税适用范围内,但仍需缴纳上限为15%的关税。
而英国由于尚未就药品关税税率与美国达成一致,其生产的药品无法得到最新关税的豁免。
02 “回流”没效果
依靠加征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不少专家直言,这根本没什么效果。
以新一轮加征关税涉及的制药业为例,美国政府此前对制药商提出向美国消费者低价销售、在美国建厂等要求,意图以加征关税胁迫制药产业“回流”。
但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现在谈“回流”为时尚早。
政策不明让很多药企保持观望。受豁免药品范围依然模糊——目前针对药品的加征关税措施中尚未提及仿制药。
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数据显示,仿制药在美国处方用药中占比高达90%。
此外,美国政府既未说明已在美国设厂的药企是否会被豁免,也没有明确若企业只在美生产单一药品,相关豁免是否涵盖该企业在第三地生产的其他产品。
牛津经济研究院欧洲宏观负责人安赫尔·塔拉韦拉表示,具体情况还“远未明晰”。
03 决策仓促
另一方面,针对药品征收关税的决定过于仓促。
对药企来说,新建工厂复杂且昂贵,通常需要经过多项监管程序和数年规划。
波士顿大学凯斯特罗姆商学院副教授雷娜·康蒂指出,当新的制造工厂竣工时,本届美国政府任期或早已结束。
美国药物研究机构和制药厂商协会高级副总裁亚历克斯·施赖弗表示,加征关税将阻碍药企对美投资的计划,因为企业的关税支出本可以用来投资治疗方案与药物的研发制造。
《纽约时报》报道,一些小型制药公司可能因无力将生产转移至美国,将会决定退出美国市场或出售产品线,进而影响部分对美药品供应。
04 民众承担成本
加征关税措施正推高美国国内通胀,这已成为美国主流舆论和研究机构共识。业内人士担忧,新一轮关税产生的成本压力或进一步传导至美国消费者。
早在今年4月,美国商会就曾警告,木材、木料及其衍生产品的相关进口不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加征关税反而“将增加美国企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
《纽约时报》称,对家具和厨房橱柜等加征关税可能为美国消费者、购房者和建筑商带来压力,而这些群体正处于特朗普政府意在提振增长的经济领域。
欧洲制药工业与协会联合会总干事纳塔莉·莫尔强调,对药品征收关税会抬高成本,扰乱供应链,“阻碍患者获得救命药”。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阿伦·克塞尔海姆对此观点更为尖锐,他认为关税从根本上说“就是对患者的征税”。
如果制药公司发现关税导致成本增加,就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患者。
05 曲折历程
回顾中美贸易战历程,2018年7月6日是一个标志性的起点。那天,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中国立刻还击,中美之间开启了现代史上最激烈的经济角力。
随后贸易战不断升级——2018年8月,双方各自瞄准160亿美元商品;9月24日情势进一步升级,美方扩大到2000亿,中方反击600亿。
2019年5月,关税再度上升至25%。特朗普态度坚决。同年8月,更多关税来袭,中国用750亿美元反制。紧张局势持续升温。
年底时出现一线希望——10月初步达成协议,12月同意部分降税。
2020年新年伊始,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协议,涵盖了知识产权、贸易等内容。
令人意外的是,2025年5月突然出现转机,美国财政部宣布暂停升级,125%变成了10%。
根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将修改2025年4月2日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
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
06 全球反应
新一轮关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应。
观察人士认为,这些措施可能会在已达成的贸易协议基础上增加额外负担,持续的不确定性引发其他国家不满。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商学院教授西蒙·伊文尼特认为:“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的任何协议从来都不算真正完成。”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绩效研究中心学者亚当·巴特林表示,对美药品出口量大的经济体,如印度、瑞士以及部分欧盟国家,在制药领域的竞争力可能大幅下降。
德国药品研发与生产者联合会则指出,美国的药物进口关税将严重冲击国际供应链,推高药品生产成本,并危及患者用药供应。
澳大利亚卫生和老年护理部长马克·巴特勒直接批评此举不公平、不合理。
特朗普在总统公告中称,木制品支撑着美国的多个关键基础设施部门,对进口木材征收10%关税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但美国商会早在4月就曾表示,木材进口不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加征关税反而“将增加美国企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
全球供应链再次被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