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粗粮车的黑化

发布日期:2025-08-08 07:12    点击次数:182

以前不造车的时候,实话说,我还真觉得他不错,可一造车,加上前不久出的那起烧死三个人的惨剧,我对他的印象一落千丈。

是资本裹挟?

还是原形毕露?

真不知道买粗粮车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人家不把你当上帝,当猴一样耍,却还要扑上去被人割。

现在粗粮让下定准车主,提前付尾款,才会排产。7天不付,自动取消订单,定金就不退了。定金不退,车没影。这不明摆着耍猴吗?汽车行业几十年,从未见过此等规矩。买别家车,定金锁定意向,厂家按计划生产,交付才付全款。粗粮倒好,车还在图纸上,先要掏空你的钱包。

这无非说明一个问题,之前那个20多万的订单,就是假的。订单泡沫吹得太大,如今一碰就破。

二手车市场,崩了。几个主流二手车平台一翻,大批挂着“准新”标签的粗粮车,里程少得可怜,价格却比新车官方价低了一大截,有些甚至直接砍了三四成。这价格,黄牛看了都心凉。黄牛手里捏着大量订单,本想赚个差价,现在市场这个鬼样子,提车就是亏。黄牛不傻,自然不会提。

粗粮怕了。怕造出来的车堆在仓库里生锈,怕黄牛集体撂挑子。于是逼黄牛提前掏钱。真车主呢?被这政策一棍子打懵,跟着倒霉。真金白银付了全款,换来的只是一纸订单,和遥遥无期的等待。风险全转嫁到车主头上。

同时,造那么多车要不少钱。供应商的钱,现在不好拖了。那怎么办?只能卖期车,学房地产那一套。让车主先付钱,用车主的钱,来造车主的车。好一个“拿你的钱,办你的事”,粗粮自己倒是轻装上阵,风险?那是车主该操心的事。

有人说:以前首富不是说拿1000亿来造车吗?咋现在就不愿意拿了呢?人家首富也没错。他当时可没说拿谁的钱。现在拿粉丝车主的钱来造车,好像也没毛病对吧。资本家的算盘,响得震天。情怀喊得山响,真金白银往外掏?那是万万不能的。粉丝的钱包,才是永不枯竭的“梦想基金”。

看了几个车主和粗粮客服的录音视频。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那种无力。那些客服,训练有素。礼貌是真有礼貌,客气也是真客气。“抱歉”、“对不起”、“给你带来不好的体验”、“真诚地道歉”……车轮子话滚得烂熟。但就是不解决问题。一切,都得按政策来。政策就是铁律,是冰冷的高墙。任你焦虑,任你愤怒,撞上去,只有头破血流。那精心培训的“抱歉”,不过是给镰刀裹上的最后一点软布。

能买得起粗粮车的人,应该也有一定认知啊,怎么就成了韭菜呢?问得好。这恰恰是最深的悲哀与讽刺。粗粮画了一张巨大无比的饼,颠覆、生态、未来科技。口号震天响,发布会灯光炫目,PPT美轮美奂。多少人被这“梦想”的光环晃晕了眼?仿佛买了这车,就一脚踏进了未来,成了科技弄潮儿。

狂热之下,常识被蒸发。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消费风险、契约精神,在“信仰”面前土崩瓦解。他们忘了,资本逐利才是永恒不变的底色。所谓情怀,不过是涂抹在收割机上的诱人糖霜。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群体中个体智商会降低,易受暗示与感染。

粗粮深谙此道。用盛大的集体仪式感,将个体裹挟进一种非理性的“认同”狂欢。个体清醒的质疑声,淹没在群体盲目的喝彩里,消失无踪。

当“为梦想窒息”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时,窒息的是消费者清醒判断的能力,是钱包实实在在的厚度,更是市场本该有的公平与诚信。当客服温柔地念出“抱歉,这是政策”时,镰刀已在无声中落下。

资本永不眠。它们只会在韭菜一茬茬生长的韵律里,精进收割之道。粗粮这出戏,不过是这古老游戏里一幕刺眼的现代版。

那被吞没的定金与提前付出的全款,在粗粮轰鸣的工厂车间里,已悄然熔铸成新的镰刀,刀锋闪着冰冷的光,静候下一批虔诚的献祭者。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