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30 00:58 点击次数:167
今年以来,中国海关累计拦截了高达183万件涉嫌侵权的LABUBU产品。这绝非一个冰冷的数字,它是一记响亮的警钟,揭示了潮玩产业在狂热生长背后,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深层危机,以及在数字经济和全球贸易浪潮中,国家治理体系如何以铁腕手段进行自我升级。
LABUBU的横空出世,堪称一场文化现象。其“丑萌”形象精准击中了Z世代对个性表达和情绪价值的渴望,盲盒的随机性则巧妙利用了人类的“斯金纳箱效应”,制造出令人上瘾的惊喜与稀缺感。BLACKPINK成员Lisa、蕾哈娜等国际巨星的“带货”,更是将其推向全球时尚前沿,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交货币。泡泡玛特凭借LABUBU等IP,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股价飙升,甚至被纳入恒生指数,这无疑是中国原创IP走向世界的里程碑。然而,正是这种现象级的成功,如同蜜糖引来了无数苍蝇,催生了一条从地下作坊到全球市场的假货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的运作模式令人发指。不法分子通过逆向建模,1:1复刻LABUBU的独特形象,甚至堂而皇之地使用“Lagogo”、“Lafufu”等擦边商标,公然侵犯著作权和商标权。他们深谙市场心理,利用消费者对稀缺款的狂热追逐和对低价的贪婪,在网络直播间以“微瑕”、“散货”、“确认版”等“黑话”为幌子,将劣质盗版盲盒倾销市场。上海警方曾捣毁一个销售假冒LABUBU的犯罪团伙,查获5000余件假货,涉案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北京朝阳警方也曾打掉一个“产、销、供”一条龙的制假团伙,其黑工厂设在偏远郊区,使用刺鼻的劣质涂料生产仿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假货并非仅限于国内流通,犯罪分子利用玩具与包装分离运输、虚假申报等隐蔽手段,试图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将侵权产品全球发货,这无疑给海关的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183万件被拦截的假LABUBU,不仅是对原创品牌经济利益的直接损害,更是对整个中国创新生态的釜底抽薪。当设计师的心血和创意可以被轻易复制、廉价贩卖,谁还愿意投入巨资和精力去孵化下一个LABUBU?“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将彻底扼杀原创动力,阻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转型。知识产权保护,从来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软实力”,它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硬核基石,是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赢得尊重的底气。
面对猖獗的侵权行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效率。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发布会上掷地有声地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十四五”期间,海关重拳出击,累计查扣侵权嫌疑货物26万批,总数量接近4亿件。这得益于一系列专项行动的协同发力:“龙腾行动”聚焦侵权多发领域,精准打击;“蓝网行动”针对寄递渠道,切断假货流通;“净网行动”则瞄准出口转运货物,堵截侵权产品流向境外。这些行动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大网,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到跨境贸易,对侵权假冒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
更值得称道的是,中国海关在技术和国际合作上的升级。他们运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权利人备案和确权流程,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维权。同时,海关积极与欧盟、俄罗斯等多国海关开展合作,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共同应对假货产业链的国际化和隐蔽性。王军副署长强调,中国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内对外一视同仁,既保护本土创新,也维护国外企业在华的合法权益,这不仅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更是对全球贸易公平健康发展的坚定承诺。
潮玩市场的未来,绝不能建立在盗版和山寨的沙滩上。183万件假LABUBU的拦截,是阶段性胜利,更是持久战的号角。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制假便利和全球贸易的复杂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场永无止境的猫鼠游戏。唯有持续强化法治建设,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并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原创、抵制盗版的文化自觉,才能真正筑牢知识产权的“护城河”。让每一个“丑萌”的LABUBU,都能在阳光下自由生长,让中国原创IP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这不仅是商业的胜利,更是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