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02 10:46 点击次数:96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时,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最终接过订单的并非美国企业,而是远在南太平洋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 这场贸易战的真实赢家,正悄悄改写全球贸易格局。
2025年8月,中澳贸易额突破2100亿美元,南澳大利亚州对华出口激增33%,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美国蒙大拿州的农场主们正望着堆积如山的大豆发愁,这些曾经每年稳定销往中国的农产品,如今因关税战失去了最大市场。
2025年4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不久,就祭出了对华贸易战的“大招”。 美国对华关税总额一度攀升至惊人的104%,紧接着第二天又追加至145%。 这种“极限施压”操作意在复制过去对付日本、欧盟和越南的经验。然而中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中方迅速做出对等回应,将关税反制力度提升至125%,用实际行动传递出“奉陪到底”的坚定决心。
贸易战开打后,美国自身经济遭受严重反噬。 数据显示美国中小企业因难以承受成本压力面临倒闭风险,农产品出口受到重创。 加征关税导致美国CPI飙升至6.8%,使四口之家年支出增加5800美元。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算美国对华关税导致每个家庭年均开支增加约1300美元。
就在美国焦头烂额之际,其盟友澳大利亚却悄然实现了“闷声发大财”。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公开称赞中方做法,表示中国取消了对澳方的反制和贸易壁垒。市场反应立竿见影。 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华出口额从2023年的约6.12亿澳元跃升至2024年的约18.7亿澳元。 许多酒商直呼“仓库已清空”。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2025年8月28日发布的最新贸易账数据,澳大利亚7月份对华出口额再次刷新纪录飙升至创纪录的212亿澳元同比增长高达43%。 其中煤炭、液化天然气和牛肉这三项商品的合计增量占据了总增量的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40天未从美国进口一艘液化天然气。 美国能源供应商被迫将原本开往东亚的货轮改道欧洲但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些船只又被澳大利亚的船东以更低的运费“截胡”。
牛肉出口表现尤为抢眼。 2025年6月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34593吨。 其中对中国出口量达到27036吨同比增长105%刷新自2020年以来的单月最高对华出口纪录。 2025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对华累计出口牛肉129029吨同比增加30.41%。
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证实由于中国暂停续签美国牛肉加工厂资质加上116%的综合关税美国牛肉对华出口已基本归零。 澳大利亚Bindaree食品集团CEO Andrew Simpson直言:“我们正见证历史性机遇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高端雪花牛肉市场的唯一稳定供应商”。
澳大利亚能够成为贸易战受益者并非偶然。 这个国家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国土面积77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600多万国内市场小经济命脉全靠出口。自2022年5月阿尔巴尼斯上台以来澳大利亚将前任莫里森政府的对华“麦克风外交”转变为“先做生意再谈别的”的务实路线。
阿尔巴尼斯多次公开表示:“我们不认为贸易应该被价值观绑架澳大利亚企业需要订单就这么简单”。 他还在一次峰会上公开表态:“中国已经取消所有针对澳大利亚实施的贸易壁垒和反制措施”。从2023年10月起中国开始陆续取消对澳大利亚煤炭、大麦、葡萄酒等产品的限制。 市场反应迅速中澳贸易几乎全面恢复正常。
2023年8月中国终止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2024年3月又取消了对澳葡萄酒的进口限制;同年12月连龙虾和肉类的进口限制也解禁了。特朗普本轮关税战的最大悖论在于他一方面试图通过高关税逼迫制造业回流美国另一方面又希望联合盟友共同围堵中国结果却导致盟友率先在中美关税战中“误伤”。在2025年8月3日的新关税清单中加拿大的钢铝被加征了50%的关税欧盟多国也面临15%的加税甚至连日本的农产品也被要求零门槛准入。
在盟友人人自危之际澳大利亚却因其“印太战略支点”的身份成为了被“网开一面”的幸运儿。美国对澳大利亚的相关产品的基准关税设定为10%远低于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水平。 于是出现了魔幻场景美国天然气被中国加征15%关税而澳大利亚LNG却享受零关税;美国牛肉的综合税率飙升至116%澳大利亚牛肉则享有最惠国待遇。彭博社评论直言:“特朗普的关税墙砌得太高结果把自己关在了外面”。
农产品领域美国大豆、牛肉等农产品此前一直是中国市场的重要供应来源。 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牛肉进口成本显著上升中国企业开始将采购目光转向澳大利亚。2025年1-5月澳大利亚出口农产品20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 中国是澳大利亚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额44.7亿美元占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总额21.9%。 美国位居第二位出口额2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7%占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总额11.6%。
煤炭领域关税战前中国是美国煤炭的重要买家。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其煤炭进口成本大幅上涨失去价格竞争力。 澳大利亚煤炭在品质上与美国煤炭相差无几且距离中国更近运输成本较低因此迅速填补了美国煤炭退出后的市场空缺。
根据澳大利亚资源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对华动力煤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36.4%达到3550万吨。在铁矿石贸易方面澳大利亚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2025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对华铁矿石出口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75.6%。
澳大利亚对铁矿石的传统依赖度从2020年的68%下降至2025年的45%。 取而代之的是液化天然气和生物医药等战略物资占比提升至32%。 中国与伍德赛德能源公司签署的15年液化天然气合同每年就能为澳大利亚带来120亿澳元的稳定收入。
中澳经贸关系持续深化2023-24财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250亿澳元的巨大规模。 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超过2120亿澳元构成了澳大利亚全球贸易的基石。澳大利亚的成功还得益于其多元化的贸易结构除了传统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在教育服务、旅游、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对华出口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24年中国赴澳留学生人数回升至15.2万人较2023年增长38%带动教育出口收入达到289亿澳元。
澳大利亚的成功最好的注脚就是加拿大的惨痛教训。 同样是西方发达国家同样面对中美博弈的选择两国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径。加拿大选择了紧跟美国步伐对中国钢材加征25%关税在贸易问题上与华盛顿保持高度一致。 结果中国立刻采取反制措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
加拿大曾是中国最大的油菜籽供应国2024年向中国出口的油菜籽价值接近50亿加元占其油菜籽出口总量的近一半。 这个市场一旦失去对加拿大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和产业链的整体震荡。 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不得不宣布近期访问中国希望能说服中方取消反倾销措施。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却在坐收渔利。 中国转向澳大利亚推进油菜籽进口第一批试运就是15万到25万吨的规模。 这是中国五年来首次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表面上看堪培拉在中美之间游刃有余既能从中国获得经济订单又能从美国获得安全保护。 但实际上两条“绳索”正越拉越紧潜藏着巨大风险。
安全层面美澳AUKUS协议规定澳大利亚必须投入3680亿澳元购买美英的核潜艇。 这笔巨款相当于澳大利亚一年国防预算的十倍分30年支付平均每个澳大利亚人将背负1.4万澳元的债务。
经济层面中国目前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34%而美国仅占5%。 华盛顿正步步紧逼要求澳大利亚在关键矿产领域实现“去中国化”。2025年8月20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格在悉尼公开表示:“如果中国资本继续投资澳大利亚稀土AUKUS的技术共享可能受到阻碍”。 话音刚落澳大利亚政府便将中资企业在北领地的稀土项目审查期延长至18个月引发了中国商务部的“高度关注”。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法雷尔说得很直白:“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澳大利亚来说对华贸易要比对美贸易重要10倍”官方数据显示2023-2024年度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为2120亿澳元而对美出口额仅370亿澳元这种巨大差距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