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解甲归田的开国中将肖新槐:朱老总一句话,中央军委派专机赴乡下请他授勋

发布日期:2025-11-22 07:53    点击次数:92

1955年授勋仪式前夕,湖南宜章县沙坪乡分水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变得不寻常起来。几名身穿军装的男人,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径直走向了一户普通的农家。

村民们都伸长了脖子,紧张又好奇地看着。这是出了什么大事?这户人家姓肖,主人是个看着普普通通的农民,平时话不多,谁能想到会惊动北京来人?

门开了,一个略显仓皇的农民探出头。来人见到他,立刻站得笔直,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肖新槐同志!我们奉中央军委指令,特邀您赴京参加授勋仪式!”

“什么?去北京?”“还能见到毛主席?”“老肖这么厉害?”村民们在远处炸开了锅。

而那个叫肖新槐的农民,缓缓地,也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沉稳:“肖新槐,遵命!”

没人知道,这个皮肤黝黑、满手老茧的农民,即将在中南海怀仁堂,穿上崭新的军服,从元帅手中接过三枚沉甸甸的一级勋章,被授予开国中将的军衔。

从朝鲜战场打出的威名

时间拉回到1950年,朝鲜半岛战火燃起,很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军飞机的轰鸣声,让东北边境的百姓惶恐不安。

为了保家卫国,肖新槐,时任志愿军66军军长,奉命出征。当时我们的装备和补给,跟美军比起来,那真是天差地别。

入朝第一仗,任务是阻击英军第27旅。一个军打一个旅,听起来是稳操胜券。可美国人太狡猾了,这27旅根本就是个诱饵。

66军刚一动手,美军第24师突然从侧翼杀出。装备的巨大差距,加上突如其来的两面夹击,让66军瞬间被打乱了阵型,损失不小。

初战不利,肖新槐心里满是愧疚,觉得给彭老总拖了后腿。但他不是个会被轻易打倒的人。

他迅速总结教训,调整战术,一边向上级主动揽责,一边给部队鼓劲。硬汉就是硬汉,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加倍打回来!

接下来的战斗里,肖新槐把早年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指挥66军屡立奇功,不仅多次重创“联合国军”,还一口气缴获了60多门大炮!

强将手下无弱兵,他带的兵,个个都嗷嗷叫。

在朝鲜那种极度艰苦的环境下,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有一次,一颗子弹贴着他的头皮飞过,把帽子都打飞了。他还患上了严重的肝胆结石,疼起来冷汗直流,却依然在指挥所坚持。

1951年4月,66军奉命回国休整。金日成和彭德怀亲自为他们送行,高度评价他们的战绩一次比一次出色。

“肖诸葛”的传奇之路

这样一位猛将,绝非一日练成。他的传奇,要从1927年那个冬天说起。

那年,20岁的肖新槐为了参军,徒步走了20里山路。他家境贫寒,父母勒紧裤腰带供他读了一年私塾,就是希望他能有出息。他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农民。

1928年,他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他打仗,突出一个脚踏实地,又肯动脑子。有一次部队缺盐,他领命去运盐,结果约定地点的商人没来,却等来了一支国民党军队。

千钧一发之际,他用方言冒充当地人,骗取了敌人的信任,巧妙地带着战友脱了险。这种机智,让他很快在部队里脱颖而出。

长征路上,他所在的红九军团更是传奇中的传奇。作为全军的“铁血后卫”,他们走的路最长,打了最险恶的仗。别人长征两万五,他们走了足足三万七千里!

湘江之战,为了掩护主力,红九军团几乎被打残。遵义会议后,他们又奉命伪装主力,吸引了大部分追兵,为主力四渡赤水创造了条件。

三爬雪山,三过草地,肖新槐带着他的团,硬是从尸山血海里闯了过来。上级评价他:有点子,肯冲锋,打得好,打得奇。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得到了全面释放。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他把游击战玩出了花。

神堂防御战,他用疑兵之计,让上千鬼子草木皆兵,晕头转向之际,再突然出击,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肖诸葛”的大名,从此在120师叫响。

解甲归田的“农民将军”

朝鲜战争归来,肖新槐身上的旧伤新病一同爆发,身体再也撑不住高强度的军事工作了。1953年,他不得不离职休养,回到了湖南老家。

从将军到农民,他转换得没有一丝不适。

回家时,中央军委担心他的安全,要给他配个警卫队,他再三推辞,只带了一名警卫员和一把枪。

在家的日子,他跟普通村民没什么两样,还帮着家里修缮房屋。当时正值粮食统购统销,一些村民有顾虑,不愿意交粮。

肖新槐就挨家挨户地去开导:“现在国家要搞重工业,轮到我们农民为国家出力了。我们苦一点,国家就强一点,将来的日子才会更好。”

大家听了他的话,深受感动,全村交的公粮远超标准。

有一次,他在路边看到卖炸鱼的,馋了。警卫员小杨赶紧拦住,说医生叮嘱要清淡饮食。

肖新槐脸一板,故意严肃地说:“怎么,我为国家打了半辈子仗,一口鱼都吃不得了?”

小杨不敢再拦。结果鱼买回来,肖新槐掰了一大块给小杨,笑着说:“你先尝尝,看看有没有问题。”小杨这才明白,将军不是耍官威,这是在变着法子关心他。

结语

1955年评衔时,肖新槐已经离职,最初的名单上并没有他。是朱老总在审阅名单时,特意问起:“肖新槐哪里去了?”

当得知他因病休养后,朱老总又发现他还是南京军事学院的学生身份。元帅拍板:只要还是军人身份,就不能漏掉!

就这样,一位已经解甲归田的“农民”,被专机接到了北京,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中将。

他的一生,从贫苦农家子弟到战功赫赫的将军,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功成名就之后,却不图名利,甘守清贫。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最质朴的品格,也闪耀着共产党人最纯粹的光辉。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