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88彩 > 产品展示 >

国产航发崛起:涡扇-10落地六年后,涡扇-17涡扇-21就登顶全世界?

发布日期:2025-11-22 13:33    点击次数:65

前段时间,那款被叫做“小黄蜂”的国产新型舰载教练机一亮相,立刻引起了不少的关注。除了在设计理念和隐身布局等技术方面表现出色,它搭载的国产小推力涡扇-17,加上已经成熟的涡扇-21,以及传说中即将问世的涡扇-19,也预示着国产高性能涡扇发动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国产航空发动机早些年性能不尽如人意,这段时间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偏偏在歼轰-7A、歼-10甚至歼-20这些机型上,国内通过各种手段解决了问题,让大多数人也难以真正体会到短缺的困扰。其实,印度迟迟不敢贸然采购苏-57,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美国会以机制裁为由,停止提供“光辉”发动机配套的F404。土耳其开发的KAAN隐身战斗机,自从美国不再供应F110发动机,首飞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飞行次数也不足十次。甚至土耳其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的T-129武装直升机,也弄得只能等美国批准提供发动机后才能生产,能出口到哪些国家,都得看美国的脸色。

因此,尽管国内当年在采购俄制AL-31F、D-30KP2等发动机上投入了不少成本,但要是没有这些航发,国内的损失势必会更大。再说,俄罗斯在供应的过程中表现得挺不错,无论是产能还是性能升级都挺到位,合作关系还挺稳。到了2019年前后,国产涡扇-10B算是基本成熟,并开始装备在歼-10C、歼-20上,使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歼-11、歼-16,意味着国内首次掌握了先进涡扇发动机的整套生产技术。有了这个基础,要是继续用AL-31F的歼-10C,能不能顺利出口到巴基斯坦都难说,后续的辉煌成绩也就难以想象了。

不过,涡扇-10主要解决的是大推的需求,至于其他方面,虽然理论上更容易点,但当时真没有生产出来的型号。所以,当歼-20开始换装国产航发的时候,国内又花了8亿美元采购了乌克兰的400台AI-322,打算用作教练-10或L-15的动力系统。可没料到,一年之后俄乌冲突爆发,马达西奇因为战火给毁了,自然也就没法完成那个订单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这事的影响,阿联酋在2022年初订购的12架L-15,直到现在都还没见到交货的迹象。

现在随着国产涡扇-17的装备,教练-10L-15以及新机的动力问题基本解决了,说不定不久之后阿联酋就能传来收到L-15的好消息。曾经,中推技术也是个大难题,国内仿制的RD-93得到的涡扇-13,巴基斯坦不愿意在“枭龙”上装机测试,只能在FC-31上做些简单验证,想要正式量产还差得远。就是在这种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中航工业必须要为歼-35提供成熟的发动机,以满足舰载、陆基和出口多方面的需求,难度可想而知。

从结果来看,国内早年选择攻坚难度最大的大推技术,虽然风险很大,但一旦成功,势头就会非常猛。涡扇-21沿用了涡扇-13的一些技术,加上涡扇-10的基础积累,短短十年时间就追赶上了美制F414的水平。至于涡扇-19,作为专为歼-35量身打造的四代中推,目前的进展还不太清楚,不过结合国内大力准备量产歼-35,以及福建舰海试顺利的表现,涡扇-19很有可能和涡扇-15同时实现落地,彻底解决国产战斗机在发动机上的短板问题。

放眼世界,曾经解决中航工业大部分航发需求的俄罗斯,始终难以突破四代大推的技术关卡,要是没有出现什么重大机遇,估计就只能停留在“第三代++”的技术极限了。欧洲那边,早在开发“台风”、“阵风”战机时,就因为三代大推的难度太大,干脆选择发展中推,试图绕开这个难题。偏偏咱们中国,逆流而上,成功扭转了整个发动机产业的落后局面,现在距离长期居于全球领先的美国,只差一步之遥。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