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子女啃老十年不出门,地藏王警示:父母积欠三世债,三步偿还转孝心!

发布日期:2025-08-10 18:58    点击次数:112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孝养父母,福等虚空。"然世间常有倒行逆施之人,不知父母恩情深重,却甘愿蜗居家中,啃食父母血汗,十年不出门,不事生产。殊不知,此乃三世因果所致,非一日之寒。

地藏王菩萨曾警示世人:"父母与子女,前世必有因。父母今生艰辛,或为积欠三世因果债。"然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若能遵循三步偿还法,便可化解宿怨,转变啃老为孝心,令家庭重归和睦,福报绵延。

这是发生在江南小城的一个真实故事,讲述了一对年迈父母与啃老儿子间的因果纠葛,以及在地藏菩萨点化下的惊人转变...

雨水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天,杭城的上午依旧阴沉沉的。六十八岁的李大海拎着两袋子菜,颤颤巍巍地爬上了六楼。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每天上下楼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刚到家门口,李大海就听见屋里传来儿子李明的怒吼声:

"网又卡了!这破网络什么时候才能好!"

李大海叹了口气,掏出钥匙开门。客厅里,他三十五岁的儿子李明正对着电脑屏幕咒骂不止。自从十年前大学毕业后,李明就再没出过家门,整日宅在家中打游戏、看视频,靠着父母的退休金生活。

"明明,爸买菜回来了,一会儿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李大海小心翼翼地说道,生怕触怒儿子。

李明头也不回:"网络怎么又卡了?上个月不是才换的新套餐吗?"

"可能是天气原因吧,雨下得太大了。"李大海放下菜,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厨房。

妻子张兰正在厨房里择菜,看见丈夫回来,低声问道:"又生气了?"

李大海点点头:"还是网络的事。唉,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加起来七千多,每个月给他的生活费、网费、零花钱就去了四千多,剩下的还要应付日常开销,实在是有些紧张啊。"

张兰叹了口气:"已经十年了,明明这孩子以前多优秀啊,大学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本来前途无量,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唉,我们是不是从小太惯着他了?"李大海愧疚地说,"当初他考上名校,我们举家欢喜,觉得苦尽甘来了。谁知道毕业后找工作不顺,一蹶不振,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肯出门。"

张兰摇摇头:"十年了,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办法,可他就是不肯面对社会。网上说这叫'社交恐惧症',可我们带他去医院,他都不肯去。"

"我前几天去药店,遇到了咱们小区的王大爷,他给我推荐了城东的普济寺,说那里的智圆法师很有智慧,能解世间疑难。"李大海一边切着肉,一边说道。

张兰有些意外:"你现在也信这个了?"

"病急乱投医啊!"李大海苦笑道,"明明都三十五了,我们老了,以后怎么办?我准备明天去看看,说不定真有办法。"

第二天一早,李大海趁着儿子还在睡觉,悄悄出了门。普济寺位于城东郊外的小山上,虽不大,但香火鼎盛。

寺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庄严肃穆,两侧是观音殿和地藏殿。李大海买了香,先在大雄宝殿拜了三拜,然后来到地藏殿。殿内供奉着地藏王菩萨,菩萨面容慈祥,手持锡杖。

李大海跪在蒲团上,虔诚地磕了三个头:"地藏菩萨,弟子李大海,为儿子李明前来祈福。孩子已宅家十年,不思进取,啃老度日。求菩萨慈悲,指点迷津!"

正当李大海闭目祷告时,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施主,心诚则灵,但解铃还须系铃人。"

李大海回头,看见一位白须老僧站在身后,面带慈祥的微笑。

"请问您是..."

"贫僧智圆,是这里的住持。"老僧微笑道,"看施主面有忧色,想必有心事。不妨随老衲到禅房一叙。"

在素雅的禅房里,李大海将儿子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智圆法师。说到伤心处,老人甚至落下了眼泪。

智圆法师听完,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施主可知,佛家讲究因果。你与令郎的今生关系,或许是三世因果使然。"

"三世因果?"李大海疑惑不解。

"所谓三世,即前世、今生与来世。"智圆法师解释道,"地藏经中言:'父母与子女,皆有宿世因缘。'今日令郎啃老不出,或许是你们前世与他有未了的因缘。"

李大海更加困惑:"法师的意思是,我们前世欠了儿子的债,所以今生要还给他?"

智圆法师微微颔首:"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许多父母今生辛苦养育子女,实为偿还前世欠债。而子女啃老不孝,也可能是前世父母亏欠所致。"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任由他啃老下去吗?"李大海焦急地问道。

"非也。"智圆法师和蔼地说,"地藏菩萨曾言,欲化解宿怨,当行三步偿还法,方可转变恶缘为善缘。"

"请法师指点!"李大海急切地说。

智圆法师从书架上取出一卷经书,翻到其中一页:"第一步,认清因果。父母当反思与子女的关系,看是否有过度控制、情感缺失或期望过高等问题。"

李大海沉思片刻,脸上浮现出愧疚之色:"我和孩子他妈确实对明明要求很高。从小就望子成龙,他考试如果不是第一名,我就会很生气,甚至...甚至打骂他。"

"第二步,慈悲包容。即使子女有错,也要以平等心对待,既不溺爱,也不苛责,给予理解和支持。"

"第三步,智慧引导。既不能任由子女啃老,也不能强行推开。要用智慧引导子女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智圆法师合上经书:"施主若能遵循这三步,或许能化解与令郎之间的宿怨。"

李大海感激地说:"多谢法师指点。只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智圆法师微笑道:"贫僧这里有一本《地藏化缘录》,记载了许多因果转化的故事。施主不妨带回去参详。还有这串菩提子手串,乃地藏殿开光之物,或许能助施主一臂之力。"

李大海接过经书和手串,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寺院。

回家的路上,李大海不停地思考着法师的话。他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为了让儿子考上重点小学,四岁就开始让他学习拼音、算术;小学时代,只要考试不是第一名就要挨打;初中时期,为了让他专心学习,禁止他参加任何课外活动;高中三年,更是把他当作考试机器,起早贪黑地学习...

"难道真的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李大海喃喃自语。

回到家中,李明还是老样子,坐在电脑前打游戏。看到父亲回来,连头都没抬一下。

李大海没有像往常一样唉声叹气,而是平静地说:"明明,今天天气不错,爸爸给你带了点好东西。"

李明奇怪地转过头来:"什么好东西?"

李大海拿出那串菩提子手串:"这是普济寺开光的手串,据说戴上它能消除烦恼,增添智慧。"

李明嗤笑一声:"爸,您什么时候信这个了?这不都是骗人的吗?"

李大海没有生气,微笑着说:"信不信由你,反正放在这里,你想戴就戴。对了,我今天还买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一会儿就做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大海按照智圆法师的指点,开始尝试"三步偿还法"。

第一步,认清因果。李大海和张兰深入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他们意识到,从小对儿子的高压管控和过度期望,很可能是导致他社交恐惧、逃避现实的根本原因。

"我们太看重结果,却忽略了他的感受。"张兰痛心地说,"记得他小学三年级时,因为数学考了95分,你整整骂了他一个晚上。"

李大海愧疚地点点头:"是啊,当时只想着他必须是最好的,却没想过这样的压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有多大。现在想来,他的自闭和逃避,很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第二步,慈悲包容。夫妻俩决定改变对待儿子的态度,既不责备他啃老,也不过度溺爱,而是给予他理解和尊重。

一天晚上,李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账号被盗,暴怒之下砸碎了电脑显示器。往常李大海一定会大发雷霆,痛斥儿子浪费钱财。但这一次,他平静地走进儿子的房间,问道:"很重要的账号吗?"

李明愣住了,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静:"嗯,玩了五年了,花了不少钱。"

"那确实挺可惜的。"李大海点点头,"明天我们一起去买个新显示器吧,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回你的账号。"

李明惊讶地看着父亲,半晌才说:"谢谢爸。"

这可能是他十年来第一次对父亲说"谢谢"。

第三步,智慧引导。李大海明白,仅仅改变态度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助儿子重新融入社会。他开始悄悄实施一个计划。

首先,他在家里的书架上放了几本关于程序设计的新书,假装是自己在看。李明对计算机一直有兴趣,看到这些书,果然产生了好奇心。

"爸,您怎么看起这些书来了?"一天,李明终于忍不住问道。

李大海装作不经意地回答:"哦,我退休后想学点新东西。听说现在人工智能很热门,我就买了几本入门书籍看看。不过太难了,我这把年纪,理解起来很吃力。"

李明拿起一本翻了翻:"这些基础的东西我大学时就学过。"

"是吗?那太好了。"李大海眼睛一亮,"你能教教我吗?我实在看不懂。"

就这样,父子俩开始了每天一小时的"学习时间"。李明给父亲讲解编程知识,渐渐找回了当年的自信。

几周后,李大海又带回了一个消息:"明明,我听说城西的一家科技公司在招聘远程工作的程序员,不用去办公室,在家就能工作。你要不要试试?"

李明犹豫了:"我已经十年没工作了,肯定不行的。"

"试试又不会少块肉。"李大海鼓励道,"况且你不是教了我这么久吗?我觉得你水平挺高的。"

在父亲的鼓励下,李明终于鼓起勇气,投了简历。令他惊讶的是,公司很快就给了他远程面试的机会。面试中,李明表现出色,凭借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竟然真的被录用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明开始在家远程工作。有了收入和责任,他变得越来越自信。虽然仍不愿意出门,但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不再啃老了。

然而,好景不长。三个月后,公司突然通知李明,因为项目需要,希望他能去公司上班一周,进行面对面的技术交流。

李明陷入了极度的恐慌:"我不能去!十年了,我没出过家门!我做不到!"

李大海知道,儿子康复的关键时刻到了。他没有强迫儿子,而是平静地说:"明明,爸爸理解你的恐惧。不如这样,我陪你一起去,就在公司门口等你。如果你实在受不了,随时可以出来,我们就回家。"

李明犹豫了很久,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答应尝试一下。

约定的那天早上,李明紧张得手心冒汗。临出门前,他突然看到了父亲给他的那串菩提子手串,犹豫了一下,还是戴在了手腕上。

"爸,我...我有点害怕。"李明站在家门口,迟迟不敢迈出那一步。

李大海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没关系,爸爸就在你身边。我们只是去看看,不行就回来。"

终于,李明深吸一口气,迈出了十年来的第一步。

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李明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十年未曾踏足的外界,如今对他而言既陌生又恐惧。就在他几乎要转身逃回家的瞬间,手腕上的菩提子手串突然传来一丝温暖,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恍惚间,李明似乎看到了一个威严慈祥的身影,手持锡杖,对他微微点头。那身影开口道:"前世因,今世果。父母偿三世之债,子当尽一生之孝。今日迈出一步,便是破除宿业的开始。"

那一刻,李明心中如有醍醐灌顶,往日的阴霾似乎被一束光芒驱散。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与父母三世轮回的画面,终于明白了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羁绊由来...

李明恍然间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站在小区的门口,父亲正关切地看着他。

"明明,你还好吗?要不要休息一下?"李大海担忧地问道。

李明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没事,爸,我们继续走吧。"

他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菩提子手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刚才那个景象如此真实,那位菩萨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前世因,今世果。父母偿三世之债,子当尽一生之孝。"

这句话在李明心中激起了涟漪。他开始回想父母这些年的辛劳和付出,以及自己十年来的自我封闭和啃老行为。一股愧疚感油然而生。

公交车上,李明紧张地坐在靠窗的位置,手紧紧抓着扶手。十年没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周围的人声、气味、晃动都让他感到不适。但每当恐慌即将袭来时,手腕上的菩提子似乎都会散发出一丝温暖,让他能够坚持下去。

李大海看着儿子的样子,心疼不已,但也为他的勇气感到欣慰。他知道,这一步对李明来说有多么艰难。

"明明,到站了。"四十分钟后,李大海轻轻提醒道。

李明睁开眼睛,看到窗外高耸的写字楼,那就是他工作的公司所在地。他深吸一口气,跟着父亲下了车。

公司大厅宽敞明亮,李明在前台报上自己的名字后,很快就有同事前来迎接。

"李明?你好,我是技术部的张浩。我们常在线上交流,终于见面了!"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热情地伸出手。

李明僵硬地伸手握了握:"你...你好。"

"爸,我先进去了。"李明转身对父亲说。

李大海点点头:"我就在楼下咖啡厅等你,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看着儿子跟着同事走进电梯,李大海的眼眶湿润了。这是十年来,李明第一次独自面对外界的挑战。

李大海走进楼下的咖啡厅,点了一杯咖啡,静静等待。他从口袋里掏出智圆法师给他的那本《地藏化缘录》,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写道:

"欲化解宿怨,先明因果。若父母前世曾欠子女,今生当以爱心偿还;若子女前世曾受父母恩泽,今生应当孝顺报答。明白此理,家庭和睦,福报绵延。"

李大海若有所思。他回想起自己对儿子的严厉教育,以及儿子十年来的封闭自我。或许,这真的是一场因果的偿还。

公司里,李明紧张地参加着团队会议。作为远程工作者,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团队的其他成员。令他惊讶的是,同事们对他非常友善,没有因为他的社交恐惧而嘲笑他,反而对他的技术能力赞不绝口。

"李明,你上次提交的那个算法优化方案真的很棒!"项目经理诚恳地说,"我们正在考虑把更多的核心模块交给你负责。"

"是...是吗?谢谢。"李明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样的赞美。

一整天的会议和交流下来,李明竟然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不适应。虽然社交仍然让他紧张,但他发现,当谈论到自己熟悉的技术领域时,他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下班时,李明走出公司大门,看到父亲正坐在咖啡厅里等他。那一刻,李明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十年来,父母一直这样默默地支持着他,从未放弃。

"爸,我们回家吧。"李明走到父亲面前。

李大海关切地问:"今天还顺利吗?"

李明点点头:"比我想象的要好。他们...他们说我做得很好。"

"那太好了!"李大海欣慰地笑了,"要不要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李明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好,但我来付钱。"

这句话让李大海愣住了。十年来,李明从未主动提出要为家庭付出什么。这个小小的改变,让老人感到无比欣慰。

晚上回到家,张兰看到儿子平安归来,激动得落下泪来:"明明,你真的出门去了公司?"

李明有些不好意思:"嗯,公司要求去一周。明天还要去。"

"那...那感觉怎么样?"张兰小心翼翼地问。

李明思考了一下:"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他们都挺好的。"

这一周,李明每天都按时去公司,虽然仍需要父亲陪同,但已经能够独自在公司内工作一整天。周五下班后,他的项目经理甚至邀请他参加团队聚餐。

"李明,考虑一下吧,就在公司对面的餐厅,很近的。"项目经理诚恳地说。

李明本能地想要拒绝,但手腕上的菩提子手串似乎又传来了那种温暖的感觉。他想起了那个神秘身影的话语,鼓起勇气点了点头:"好,我去。"

聚餐上,在同事们的鼓励下,李明甚至小小地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技术见解。当他发现大家都认真地听他讲话,并对他的想法表示赞同时,一种久违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一周的公司之行结束了,李明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外界充满恐惧。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以及对父母的责任。

一天晚上,李明敲开了父母的房门:"爸,妈,我想和你们谈谈。"

李大海和张兰对视一眼,让儿子进来坐下。

"这十年,我一直啃你们的老,不事生产,是我不对。"李明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我...我想改变这种状态。"

李大海握住儿子的手:"明明,爸妈从来没有怪你。我们知道你有自己的困难。"

"不,是我太自私了。"李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那天在公司门口,我突然看到了一个景象,好像是地藏菩萨。他告诉我,我们之间有三世的因果。你们今生对我的付出,是在偿还前世的因果债。而我今生应该尽孝,这样才能化解宿怨。"

张兰惊讶地看着儿子:"你也看到了地藏菩萨?"

李明点点头:"他手持锡杖,说'前世因,今世果'。我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李大海深吸一口气,将智圆法师告诉他的"三步偿还法"讲给了儿子听。

"原来如此。"李明恍然大悟,"难怪这段时间你们的态度变化这么大。"

"明明,爸妈确实反思了很多。"李大海诚恳地说,"我们从小对你要求太严格,给了你太大压力,可能正是这些压力导致你后来无法面对社会的竞争和挫折。"

"但这不能成为我逃避责任的借口。"李明坚定地说,"我已经决定了,以后我会继续在那家公司工作。虽然一开始可能还是远程为主,但我会慢慢增加去办公室的时间,直到完全康复。"

李大海和张兰激动地握住儿子的手,三人相视而泣。

从那天起,李明真的开始了自己的改变。他每周会去公司两到三天,其余时间在家远程工作。随着社交恐惧的逐渐减轻,他甚至开始参加一些公司组织的户外活动。

半年后,李明的工资涨了一倍。他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大部分开支,还给父母买了新手机、新衣服。

"爸,妈,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李明将一个信封放在父母面前,"这是我这半年攒的钱,我想带你们去旅游。你们一辈子都在为我操劳,是时候享受生活了。"

张兰打开信封,看到里面厚厚的旅行计划和机票预订单,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明明,你真的长大了。"李大海欣慰地说。

旅行的前一天晚上,李明来到父母房间,郑重地跪了下来:"爸,妈,这十年来,我自私自利,啃你们的老,浪费了自己的青春,也辜负了你们的期望。今天,我正式向你们道歉,并保证今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李大海和张兰连忙将儿子扶起:"明明,你能有今天的改变,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不,这只是开始。"李明坚定地说,"地藏菩萨说,要化解宿怨,子女当尽一生之孝。我会用余生好好孝顺你们,这不仅是为了化解宿怨,更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恩。"

旅行中,李明全程照顾父母,细心周到。看着儿子的变化,李大海和张兰感到无比欣慰。

一天清晨,他们来到了旅游目的地附近的一座古寺。李明提议进去参拜。寺内古朴庄严,他们一路走来,最后来到地藏殿前。

李明恭敬地跪下,向地藏菩萨磕了三个头:"感谢菩萨点化,让我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我发誓今后定当孝顺父母,改过自新,不再辜负他们的期望。"

就在李明起身的那一刻,一道金光似乎从菩萨像上闪过,李明再次恍惚间看到了那个威严慈祥的身影。

地藏菩萨微笑着说道:"善哉,善哉。你已明白因果,化解宿怨。记住,孝道乃人伦之本,百善孝为先。前世种因,今世结果;今世修善,来世得福。愿你与父母宿怨化解,善缘相续。"

回到家后,李明的变化更加明显。他开始学做饭,承担家务,每天早上都会给父母倒一杯温水,晚上帮他们按摩腿脚。

工作上,李明也越来越自信。一年后,他被提拔为技术主管,不仅薪资大幅提升,还有了自己的团队。

最令人欣慰的是,李明完全走出了社交恐惧的阴影,不仅能正常上班,还交到了几个知心好友,甚至开始考虑婚恋问题。

"爸,妈,我想请个假,陪你们去体检。"一天,李明对父母说,"公司最近给我们办了一张很好的商业保险,我把你们也加上了。"

李大海感动地说:"明明,你有自己的生活,不用总惦记我们。"

"爸,我已经耽误了十年,错过了你们五十多岁到六十多岁的时光。我不想再错过了。"李明认真地说,"地藏菩萨告诉我,孝道是人伦之本。我现在才明白,孝顺不是简单地给钱,而是要真正关心你们的身体和情感需求。"

张兰擦着眼泪说:"能看到你这样的变化,我和你爸已经很满足了。"

李明微笑着说:"妈,我明白你们的心情。但请允许我尽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吧。"

三年后,李明与公司一位温柔贤淑的女同事相恋并结婚。婚礼上,他特意邀请了普济寺的智圆法师。

"法师,如果不是您当年点化我父亲,我可能还在家里啃老,浑浑噩噩度日。"李明感激地说,"是您和地藏菩萨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命运。"

智圆法师微笑着说:"非是贫僧之功,而是你们一家人的善根深厚。地藏菩萨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你能从啃老十年不出门,转变为今日的孝顺之子,实为因果转化的典范。"

"法师,我有一个疑问。"李明恭敬地问道,"菩萨说父母积欠三世债,是什么意思?"

智圆法师解释道:"佛家讲究因缘果报。你父母今生对你的辛劳付出,或许是在偿还前世与你的因果。而你今生从啃老不孝到孝顺报恩,正是化解这段宿怨的过程。"

"那'三步偿还'又是什么?"

"第一步,认清因果,明白彼此之间的宿怨来源;第二步,慈悲包容,以平等心对待对方的过错;第三步,智慧引导,用善巧方便引导对方向善。你父母正是按照这三步,帮助你走出困境的。"

李明恍然大悟,眼中闪烁着泪光:"原来如此。那我今后该怎么做?"

智圆法师慈祥地说:"继续践行孝道,善待父母,这不仅是偿还宿世因果,更是积累来世福报。记住,孝顺父母,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佛家所倡导的。地藏菩萨因孝行而成菩萨,他曾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正是孝心的最高体现。"

婚后,李明和妻子买了一套三室的新房,特意为父母准备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卧室。虽然李大海和张兰坚持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但每周末都会来儿子家小住几天。

李明和妻子精心照顾两位老人,经常带他们去旅游、看电影、参加社区活动,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一天,李大海和张兰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礼物——一本精美的相册。翻开一看,里面全是这几年来一家人的幸福瞬间:李明第一次去公司的紧张模样,全家一起旅游的欢乐时光,李明结婚时的幸福笑容,以及最近一次全家聚餐的温馨场景...

相册的最后一页,是李明亲笔写的一段话:

"亲爱的爸爸妈妈:

十年前,我因挫折而自闭,啃老在家,辜负了你们的期望和付出。是你们的坚持和智慧,以及地藏菩萨的点化,让我走出阴霾,重获新生。

地藏菩萨说,我们之间有三世的因果。无论是你们偿还前世欠我的,还是我今生应当孝顺你们,这都是命运的安排。但我知道,真正的孝顺不是因为因果,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和爱。

今后的日子,我会一如既往地孝顺你们,让你们的晚年生活充满幸福和欢乐。这不仅是为了化解宿怨,更是我作为儿子的责任和心愿。

爱你们的儿子:李明"

看完这段话,李大海和张兰相视而泣,泪水中满是幸福和欣慰。

从啃老十年不出门,到孝顺父母、事业有成,李明的转变堪称奇迹。而这一切,都源于地藏王菩萨的那句警示:"父母积欠三世债,三步偿还转孝心!"

人生如戏,因果循环。前世种因,今世结果;今世修善,来世得福。愿天下父母与子女,都能化解宿怨,互敬互爱,善缘相续,福报绵延。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