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7 13:43 点击次数:179
聊起石家庄这些年的发展,不少老市民或者关注城市建设的人都会有个直观感受:前四步扩张走得挺规整,基本是绕着核心区“画圈圈”,可从第五步往第六步走的时候,原本的“圆乎乎”的节奏就变了,慢慢开始“变形”。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看看这几步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为啥会出现“变形”。
先说说前四步的“规整步伐”,这几步就像给石家庄“搭骨架”,一步一个脚印往外扩,每一步都围绕着“近圆”的思路,让城市框架稳扎稳打地拉大,居民生活也跟着逐步便利起来。
第一步是二环沿线。在石家庄发展的早期,二环就是妥妥的“城市边界”。那时候,二环以内集中了全市最核心的资源——商业上有中山路、北国商城这些老商圈,不管买衣服还是逛超市,大家都往二环里跑;医疗上有省人民医院、市第一医院,看病不用跑远路;教育上也有一批老牌中小学,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学,也更愿意住在二环附近。那时候的城市发展,基本就是在二环内把配套填满,再慢慢往二环边上延伸,比如裕华区南边、新华区西边,都是先从二环沿线开始建小区、修道路,一步步把“边界”夯实。
等二环沿线发展得差不多了,就到了第二步——复兴大街和北三环。这一步相当于给石家庄的“北半边”加了条“主动脉”。复兴大街以前叫“新元高速”,后来改成城市快速路,双向八车道,不管是从北边的正定往市区走,还是从市区去机场,走复兴大街都比以前快了不少;北三环则是把石家庄的“北边界”往外推了一大截,以前北边到北二环就觉得偏,现在北三环周边慢慢建起了住宅区、产业园,比如正定新区和市区的联系,就靠北三环和复兴大街打通了。这一步还是围绕着“圆”来走,主要是把城市的“北半圈”扩得更扎实。
第三步是太行大街。如果说复兴大街是“北半边”的动脉,那太行大街就是石家庄“东半边”的骨干。太行大街南北走向,从南边的栾城一直通到北边的正定,中间穿过高新区。以前高新区发展主要靠天山大街、昆仑大街,太行大街修通后,不仅缓解了东边的交通压力,还带动了沿线的发展——比如太行大街旁边建起了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园区,还有像融创中心这样的大型社区,以前觉得“远”的东边,慢慢也成了热闹的居住区和产业区。这一步其实是在给城市的“东半圈”补短板,让东边和北边、南边的发展节奏跟上,保持“近圆”的整体形状。
第四步是三环沿线。这一步可以说是把石家庄的“大圈圈”正式画完了。以前大家说“出了二环就是郊区”,三环通了之后,城市边界直接扩到了三环——南边的南三环连接栾城,西边的西三环靠近鹿泉,东边的东三环挨着高新区,北边的北三环通正定。三环沿线不仅修了快速路,还配套建了不少公园、学校、医院,比如西三环旁边的龙泉湖公园,南三环附近的栾城人民医院新院区,都是为了让三环周边的居民生活更方便。到这一步,石家庄的城市框架基本是“圆形”的,各个方向发展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偏科”。
可等走到第五步、第六步,原本“近圆”的发展节奏就开始“变形”了。为啥会这样?其实不是城市发展“走偏了”,而是随着规模扩大,发展需求变了,不能再单纯靠“画圈圈”来推进了。
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前前四步主要是“扩居住、补配套”,可到了第五步之后,石家庄需要更多的产业空间来带动经济——比如要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这些产业,就需要大片集中的土地,而“圆形”发展的核心区周边已经没有太多空地了,只能往特定区域集中。比如西边的鹿泉区,有不少山,不适合大规模建产业园,所以产业发展就偏向了东边的高新区、经开区,还有南边的栾城装备制造园区,这样一来,东边和南边的发展速度就比西边快,原本的“圆”就被拉长了,看起来像“变形”。
另一方面是交通和资源的限制。石家庄西边靠着太行山,地形限制了西边的发展——西三环往西就是山区,没办法像东边、北边那样大面积扩张,所以西边的发展只能“往山上靠”,比如鹿泉区主要发展文旅、康养产业,而不是像东边那样建高楼、搞产业园。而东边、北边没有地形限制,还有正定机场、石家庄东站这样的交通枢纽,更容易吸引企业和人口,自然发展得更快。比如正定新区,因为靠近机场,又有政策支持,这些年建了不少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比如河北奥体中心、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吸引了不少人往北边、东边走,这就导致城市发展不再是“均匀画圈”,而是往有交通优势、地形优势的方向倾斜。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口和居住需求的变化。前四步的时候,大家更愿意住在“市中心周边”,可到了第五步之后,不少人开始追求“环境好、性价比高”的房子——比如东边的高新区有产业、就业机会多,适合年轻人;北边的正定新区环境好、规划新,适合改善住房;南边的栾城房价相对低,适合刚需群体。而西边因为有山,环境好,但交通和产业配套相对弱一些,所以人口流入不如东边、北边多。人口往哪个方向走,配套就会往哪个方向建,慢慢的,城市发展就从“圆形”变成了“东边凸、北边翘、南边稳、西边缓”的形状,也就是大家说的“变形”。
其实,石家庄发展从“近圆”到“变形”,不是坏事,反而说明城市发展更“成熟”了——不再是简单的“摊大饼”,而是根据地形、产业、人口需求来调整方向。比如东边侧重产业和年轻人居住,北边侧重行政和高端服务,南边侧重刚需和制造业,西边侧重文旅和生态,各个方向有自己的定位,反而能让城市发展更有特色。
当然,“变形”也需要注意平衡——比如西边和东边的配套差距,南边和北边的交通衔接,这些都是接下来需要完善的。但总的来说,石家庄前四步的“近圆”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五步、第六步的“变形”是适应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只要各个方向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未来这座城市会发展得更均衡、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