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03 03:12 点击次数:93
大家好,是中医柳兴印。现在的人活动量太少,一天下来不是坐在工位上敲键盘,就是窝在沙发上刷手机,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身体都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比如明明特别怕冷、手脚冰凉、腰膝凉,却特别爱上火,总长痘、牙龈肿痛、心烦失眠,这其实就是“上热下寒”了。
因为当人总是久坐不动,就会容易影响脾胃气机正常运转,当气机堵塞不通了,上面的心火下不去,下面的肾水上不来,寒热无法制衡,就会形成上热下寒的局面。
为了避免上热下寒的情况越来越重,或者说预防上热下寒发生,大家平日里可以拍一拍这个穴位——八髎穴,此穴位就在尾椎骨上方、臀部中间的凹陷处。这个穴位可不一般,它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对称各一对,经常拍打这个地方,有助于脾胃气机重新运转,同时还能疏通经络,让腰腿的气血流动起来,缓解腰腿疼痛感。
每天可以早晚各拍一次,每次可以拍3 - 5分钟,直到微微出汗,后背有发热感就可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辅助调理上热下寒的小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加活动量,每坐1小时最好就起来活动5分钟左右,比如伸伸懒腰、踮脚尖、深蹲都可以。
如果你的上热下寒已经比较严重了,那么就需要介入中药来调理了。例如这位患者,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到了晚上总心烦失眠,爱出汗,腰膝酸软,两条腿冰凉,冬天加重,在月经期间也总小肚子疼,经色紫暗有血块。
经综合辨证后,这位患者其实就是上热下寒,给患者用了黄连清心泻火,肉桂引火归元,两药寒热并用,交通心肾,让心火下行,肾水上济;莲子清心除烦;制附子、桂枝,温补肾阳;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柴胡、白芍,疏肝理气;炒白术、干姜,健脾温阳,运化水湿;当归养血活血,改善月经不调;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炙甘草顾护胃气。
患者用药调理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口腔溃疡、心烦失眠、爱出汗、腰膝酸软、两条腿冰凉、月经不调的问题就都消失了。后期我也嘱咐患者日常没事的时候多拍一拍八髎穴,多运动,后期回访也没有再出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