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0 16:39 点击次数:101
说到西部几个大城市地铁谁更忙,重庆、成都、西安这三个地方经常被拿来比。重庆地铁总长有494公里,是西部最长的,可每天坐的人反而没成都和西安多。2024年重庆平均一天才396万人次,成都最高峰一天能到832万,西安也冲到过554万。奇怪了,路修得多,人怎么反而不多?
很多人搞不清人口数据。网上总有人说“重庆主城9个区才1000万人”,其实早就过时了。现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包括21个区加1个县,常住人口有2183万,比成都的2147万还多,更远超西安的1317万。但——重庆地太大了,这2183万人摊得满地都是。而成都、西安的地铁主要服务的是1700万左右集中在核心城区的人。一个摊大饼,一个捏成团,客流密度当然不一样。
再说城镇化。有人讲“重庆一半人是农民”,这完全是误解。重庆全市城镇化率是72%,但主城都市区已经快90%了。成都80.8%、西安80.4%的城镇化率,意味着更多人住在城里,上班靠地铁通勤。重庆虽然城市人口多,但分布太散,出行需求没那么集中。
还有一个关键:重庆人太能开车了。2024年数据显示,重庆中心城区每天机动化出行有940万人次,其中37.9%是自己开车,坐地铁的只占19.6%。为地形太特殊了。重庆是全球最大的山地城市,路不好修,地铁得绕山走,有时候还不如公交快。比如从巴南到渝北上班,坐公交可能直达,地铁却要绕一圈,花的时间更长。
反观成都和西安,都是平原城市,地铁跑得又直又快。成都上班族里六成以上坐地铁,西安因为工厂集中在几个区域,早晚高峰跨区通勤需求大,地铁自然挤。重庆这边,地铁只承担不到两成的日常出行,成都和西安分别是45%和40%,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还有个问题是,重庆地铁有些线路修得“太超前”。494公里里,不少建在刚开发的新区。像渝北有些地铁站旁边还在打地基,人还没搬进来。而杨家坪、沙坪坝这些老城区人挤人,反而没地铁覆盖。有些是为了卖地先修路,结果路修好了,人没来,利用率不高。
换乘也不方便。重庆很多地铁站换乘要走好几百米,较场口站换一次得走800米,腿都走断。西安平均换乘才300米,轻松多了。高峰时段,看到要走这么久,很多人干脆改坐公交。而且重庆地铁有个“互联互通”设计,一条线跨几条跑,统计时一个人坐全程只算一次客流。成都西安换一次算一次,哪怕同一个人,换三次就算三个人次。这么一比,重庆数据自然显得低。
再看买车的人多不多。2024年重庆人均GDP超10万元,中心城区私家车有255万辆,平均每100户人家就有45辆。比成都的38辆、西安的32辆都高。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出门首选开车,不奇怪。而成都地铁乘客里六成是中低收入群体,西安也有近六成,经济条件不同,出行选择自然不一样。
全年看下来,重庆地铁总客流跟西安差不多,比成都少一些。但这不代表重庆人不出门。实际上,2024年重庆中心城区全年公共交通总客流高达26.67亿人次,算上公交、出租、网约车,总量是成都的1.8倍。说明大家出门很多,只是不全靠地铁。
这不是地铁修得好不好,而是城市发展模式不一样。重庆是“多中心组团”,每个区都能自给自足,上班、生活都在附近,没必要非得往市中心挤。成都和西安是“单核城市”,所有人往中心扎堆,地铁自然爆满。
未来重庆还在继续修地铁,规划到2030年要达到800公里。随着各区域联动加强,说不定哪天“里程长、客流少”的情况就会反转。真正值得思考的是:西部城市到底该像成都西安那样集中发展,还是像重庆这样多点开花?每种模式都有它的道理,也决定了交通流量的不同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