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4 21:07 点击次数:114
#美女#
张家界导游举旗风波背后的文明思考
近日,一段黑衣男子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阻止韩国导游举旗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当地男子以"爱国"为由,强行阻止韩国导游手持团队标识旗,双方争执画面被围观游客拍下并迅速传播。这场发生在黄金周旅游高峰期的冲突,不仅影响了游客体验,更折射出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
事发当天,韩国旅游团正在天门山景区游览。导游手持印有太极图案的旗子,本是为了方便28名团员识别队伍。据景区工作人员透露,这类导游旗尺寸均符合规定,且旗面并非韩国国旗,仅是旅行团的标识旗。然而这名黑衣男子却坚持要求收起旗子,甚至动手拉扯旗杆,导致团队行程延误近一小时。
类似情况在其他国家却呈现不同景象。在日本富士山、英国伦敦眼、巴黎埃菲尔铁塔等知名景点,常能看到中国游客挥舞五星红旗合影留念,当地民众和管理部门都对此表示理解。这种反差令人深思:为何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反而对一面旅游标识旗如此敏感?
从法律角度审视,我国现行法规仅限制外国国旗的升挂行为,并未禁止外籍人员在旅游活动中手持标识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涉外升挂和使用国旗的规定》明确提到"外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平日不得在室外或者公共场所升挂外国国旗",这里的"升挂"特指固定悬挂,不包括手持移动的标识物。黑衣男子的行为反而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
这起事件暴露出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是节日氛围与国际礼仪的平衡。在国庆期间营造喜庆气氛固然重要,但更应展现大国的开放姿态。其次是个人情感与公共秩序的界限。爱国需要理性表达,不能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为代价。最后是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现场片段经过网络发酵,往往会造成超出预期的国际影响。
张家界景区事后快速做出反应,在批评教育涉事男子的同时,也增设了多语种提示牌,明确说明导游旗仅为团队标识。这种处理方式既维护了景区秩序,又体现了管理智慧。旅游协会专家建议,未来可通过提前告知当地习俗、加强景区广播提示等方式,预防类似误会发生。
该事件最终以韩国团队顺利完赛行程画上句号,但留下的思考仍在延续。在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我们既要有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定,也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当山水与文明交相辉映,当热情与理性相辅相成,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