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沈仁康掌舵浙商银行放出百亿坏账内幕

发布日期:2025-10-10 22:17    点击次数:71

“沈仁康拿20%,王卫华12.89%,剩下40%还要再分他一份。”判决书上这句冷冰冰的分赃比例,比所有反腐大片都刺激——原来银行董事长玩钱,是按百分比抽成的。

时间拉回2017年,32家浙商企业掏了309亿成立浙商产融,对外吹得震天响:浙江省最大投资平台,背后站着浙商银行。真相呢?招股说明书里藏着一句小字:入股后,银行会在并购重组、股票增持、资金回借上“重点支持”。翻译成人话:想拿贷款?先交保护费。

保护费怎么收?每年按实缴资金0.5%交管理费。新湖地产一口气交了1.5亿,宜华、顾家、泰禾这些熟面孔排着队送钱。三年下来,29家企业贡献了3.26亿,1.36亿返还给出资10亿以上的“基石爸爸”,剩下1.9亿直接进了高管腰包。王卫华个人账户躺着几千万,沈仁康虽然没挂职,但分钱名单第一个就是他。

更骚的是操作套路。2018年浙江搞“凤凰行动计划”,名义上推动企业上市,沈仁康立刻搞了个240亿的凤凰基金。钱从哪来?浙商银行出的。钱到哪去?七成以上借给了自家产融的地产股东。新湖集团50亿到账那天,担保合同还是湿的,管理费就从2%涨到3%,反正担保物靠不靠得住,董事长心里有数。

银行报表开始变戏法。2014年沈仁康空降时,浙商银行总资产6700亿,2021年飙到2.29万亿,数字好看得吓人。细看贷款结构,前十大客户里五家是地产商,2021年房地产不良率才0.61%,到2023年直接冲到2.48%。三道红线后,泰禾爆雷、新湖展期、宜华躺平,125亿不良资产堆成山,银行净亏46亿,这窟窿谁来补?

王卫华先扛了雷。这位前杭州分行行长、沈仁康旧部,被判死缓。判决书抖出更多细节:管理费分配表里,20%归沈仁康,12.89%归王卫华,剩下40%机动份额里还得再孝敬领导。相当于每收100块保护费,董事长先拿28块,王行长分13块,高管们舔着碗边分剩下的。这买卖比卖白粉还暴利。

最魔幻的是,沈仁康从没在金融系统干过。当市长时管过修路,当副市长时管过招商,唯独没碰过银行。偏偏这种“外行”最敢玩——把银行当提款机,把监管当空气,把影子银行开到自家客厅。浙商产融就是他的白手套,凤凰基金就是他的小金库,反正到最后,爆雷的是银行,背锅的是下属。

现在王卫华进去了,沈仁康另案处理,但江湖传言他的涉案金额只多不少。309亿的产融平台,3.26亿的保护费,125亿的不良资产,46亿的银行损失,这些数字串起来像不像一部现实版《华尔街之狼》?只不过这次狼穿着西装坐在董事长办公室,签字笔一挥,几十亿就换了个口袋。

有人算了笔账:按王卫华的分赃比例,沈仁康至少拿了6000万以上。而这还只是明面上的管理费,那些藏在凤凰基金里的“咨询费”“顾问费”还没算。银行的钱像自来水,拧开龙头哗哗流,流到最后,才发现管子接的是地产商的蓄水池。

更讽刺的是,这些地产商当初入股产融,本以为是抱大腿,结果大腿是假肢。新湖50亿融资到账时,董事长拍着胸脯保证“银行全力支持”,转头就把钱拿去堵别的窟窿。宜华的老板去年还在朋友圈晒游艇,今年就被限高了。泰禾更惨,黄其盛当年砸钱入股产融,现在连飞机票都买不了。

浙商银行的员工私下吐槽:沈董开会最爱说“金融创新”,其实就是变着法绕监管。今天搞个产融平台收管理费,明天发个凤凰基金做通道,后天再来个“战略协同”协议,反正名字起得越高端,里子越见不得光。有位老员工退休前喝了顿酒,拍着桌子骂:“老子干银行三十年,第一次见董事长带头收保护费的!”

现在回头看,2017年那场309亿的产融盛宴,从头到尾就是场精心设计的杀猪盘。股东们以为是来分蛋糕的,结果自己成了蛋糕。银行以为是来扶持实体的,结果实体成了提款机。只有沈仁康和王卫华清楚,这盘棋从第一颗子落下时,结局就写好了。

判决书最后一页写着:王卫华非法获利金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大鱼还在后面。沈仁康的案子还没判,江湖传言他的涉案金额可能翻倍。毕竟,按分赃比例算,董事长吃肉,行长喝汤,现在汤喝完了,该轮到啃骨头了。

银行里的老会计算了笔终极账:从2017年到2023年,浙商银行给产融股东变相输血超千亿,最后125亿变成不良资产。相当于每借出去100块,有12块收不回来。而董事长每收100块保护费,要拿走28块。这买卖,比抢银行还划算。

现在的问题是:下一个王卫华会是谁?凤凰基金之后,还会不会有孔雀基金、麒麟基金?那些还在排队给银行交保护费的老板们,看到今天的判决书,会不会连夜把合同撕了?

银行的钱袋子,到底该由谁来守?



Powered by 88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