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20:26 点击次数:61
"咔嚓"一声脆响,果农老陈掰开颗金灿灿的黄桃,蜜汁顺着指缝往下淌。他咧嘴一笑:"这甜度,没个15度俺都不好意思摘!"7月23日长沙的发布会现场,大屏幕上正直播着炎陵桃园的丰收景象,台下记者们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握着话筒的手微微发汗。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70后干部,此刻像个推销自家果园的庄户人:"咱炎陵黄桃啊,那可是桃届'爱马仕'!"他掰着手指头细数,从1986年上海农科院引进"锦绣黄桃"说起,到如今全县9.5万亩桃林年产8.9万吨,活脱脱一部"桃界逆袭史"。台下有人小声嘀咕:"这书记怕不是个被官场耽误的带货主播?"
省农业农村厅的张建成处长接过话茬,说起段往事。前年有外省客商想用三倍价格挖走炎陵的种桃把式,老师傅头摇得像拨浪鼓:"俺这手艺离了炎陵的水土就不灵咯!"原来炎陵黄桃的玄机藏在海拔里——600到1200米的黄金种植带,昼夜温差能到15度,桃子在枝头攒足糖分,活像天天泡在蜜罐里。
物流公司的王经理正往本子上记数字:2600个村级揽收点,27条专线,冷链车能开到山旮旯里。他去年亲眼见过,深圳的客人上午下单,第二天晌午就能捧着带露水的桃子发朋友圈。有回配送延误了两小时,桃农愣是自掏腰包补了箱黄桃罐头,说是"不能坏了炎陵人的信誉"。
文旅局的叶小玲说起个趣事。去年夏天,三个长沙大学生在神农谷露营,本来只想拍星空,结果被民宿阿婆的桃酱馅饼馋得改了行程。现在炎陵的"桃气夜市"里,黄桃咕咾肉、黄桃啤酒、黄桃冰粉排着队等食客翻牌子。今年更绝,景区门票直接印成桃形书签,集齐三个能换斤黄桃,游客们乐得跟捡了宝似的。
合作社的陈世丹掏手机展示"种桃秘籍"。他们的桃农群里天天比谁家疏果更规范,有回为争论套袋角度差点吵起来,最后请来上海专家视频仲裁。老陈最得意的是去年冬天,带着社员们把枯枝败叶堆成肥,开春时每棵桃树底下都像盖了层金丝被。他常说:"咱伺候桃树比伺候月子还精细。"
发布会尾声,大屏幕突然切到炎帝陵前的直播画面。穿蓝布衫的客家阿婆正教游客酿黄桃酒,她舀起一勺琥珀色的酒液:"后生仔尝尝,这里头可泡着咱客家人三百年的手艺。"镜头扫过旁边嬉闹的孩童,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踮脚偷吃桃肉,汁水糊了满脸,逗得全场哄笑。
散场时,记者们拎着伴手礼往外走。包装盒上印着句俏皮话:"别看俺们桃长得俊,心里头更甜!"有人忍不住当场开盒,清甜的桃香混着山风的气息扑面而来,倒真应了那句"桃醉天下"的slogan。酒店服务员偷偷打听:"明年这发布会还开不?俺家闺女说想当'清凉体验官'呢!"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